为深入贯彻落实《汕头大学一流课程建设方案》文件精神,扩大一流本科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微信公众号专辟“教学”专栏并发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典型经验”报道。本期推送课程为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社区公共设施艺术化——韩江流域爱心救生竿再设计》。
一、 课程简介 Course Introduction
本门课程与汕头市南方公共艺术研究院进行合作,为安和义务救援队布设在汕头韩江流域梅溪两岸的几百个救生竿地点进行重新设计,通过多元的形式和方法,使得他们这些放置救生竿的地点标识明确,救生竿显眼、易取、易维护;同时,利用媒体、法律、宣传教育短片等等丰富的形式,对两岸社区居民进行宣传,维护和学会使用救生竿,进而提升社区居民的水域安全意识和保障社区人身安全。
图1 2022年春季课程合影
课程依托劳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发挥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与汕头市南方公共艺术研究院、安和义务救援队协作做好“爱心救生竿”的工作。通过有效的交互合作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接触社会公益组织和活动,从各类的劳动中了解更多的公益方面的知识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为满足公益组织在多种专业方面需求,学生通过实践劳动锻炼,跨专业团队合作,加强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做到“心手合一”,将劳动教育贯穿整个课程的每个环节,最终达到汕头大学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 教学团队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ing Team
马涛,博士,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教师,专业协调人。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公共设施艺术化——韩江流域爱心救生竿再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广东青年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公共艺术教学实践和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在课程中主要负责学生的艺术创作和救生竿设计指导等工作。
吴松,博士,硕导,江苏盐城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教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委员,深圳新空间公共艺术研究院理事,《丝网印刷》杂志社编委。
2012年-吴松个人作品展·塑料时代;2015年启动1项持续进行的项目——【行走的美术馆】;2018年出版专著《行走的美术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作品被深圳地铁、上海普陀区政府、佛山当代陶瓷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潘蔼庭,就职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主要研究公共艺术、陶瓷艺术与设计,善长艺术活动策划与运营。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公共设施艺术化——韩江流域爱心救生竿再设计》主讲教师之一,在课程中主要负责活动策划、分工、实践等工作。
三、 课程建设情况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ituation
教学设计
01 教学理念
立足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性和教学特色,将“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入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的人才。
以社会“服务性劳动”为起点,结合“思政”教育方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力、创造与创新力的社会主义建设4C人才。
02 总体教学设计
1. 课程通过艺术的融入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符合国家加强美育的教育指导原则。
2. 利用本学科的设计思维,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整合思维方式和基础工作能力。
3. 立足于艺术学科的跨专业、丰富的媒介表达等专业特性,促进各个专业的进行团队合作,沟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教学成效
01. 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通过学习和了解服务性劳动教育以及本门课程,掌握基本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组织结构,建立宏观的社会视角,促进学生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
02. 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生通过调研活动,活动方案实践等多个教学环节,逐步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同时通过实践结果的反馈,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图 2 每次的课程调研活动,所有参与的师生都需要对上期学员项目进行考察,照片中学生们正对前期学生设计制作的“伸缩版爱心救生竿”进行使用感受,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据安和义务救援队队员介绍,该救生竿被放置在救生艇上,救援队员曾使用救起一名落水人员。
03. 引导学生建立“通过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价值观:通过总结分享课,由小至大、由点及面,从细微的行为、到思维方式、社会主义认知、独立思考的唯物辩证法、最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图 3 每次课程都有安和义务救援队队员的介绍和经验分享,从了解他们的公益行为和精神中塑造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4.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掌握学科相通的基本工作方法,整合思维,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综合常识、跨专业沟通等多种方式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
05. 落实培养国家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的4C人才:通过启发式学习方法和“焦点式论坛”的运用,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减少学生因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隔阂和理解,培养学生建立宽容心态、接纳多元文化、适应各种专业人群沟通合作的能力。
图 4 安和救援队主要成员参与课程的总结反思课,与课程同学们进行交流,使得学生一方面通过总结、思考、方法借鉴,反哺自身专业学习,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安和队员的社会服务内容和经验,感染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将来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建立“正循环”。
教学成果
01 课程成果丰富,促进校内交流
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特色,在不同的专业选修的条件下,课程实践的成果较为丰富,为了加强保护救生竿和环境的宣传,2022年春季学期进入梅溪河流域附近的浮东小学,策划并实施了一场“防溺水互动公益绘画活动”,四场校内宣传展览和互动活动。
图 5 课程团队策划的浮东小学“防溺水互动公益绘画活动”现场,活动中让小学生参 与绘制保护救生竿的彩绘,并在自己制作的彩绘版上签名,承诺不在该流域玩耍,通过这样的行为既提高了水域的安全,又建立小朋友们“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此以外,课程制作了1部宣传动画,设计制作了2套宣传手册,2部安和义务救援队队员的采访视频,拍摄剪辑7个宣传短片,7套安全教育宣传书签,22幅宣传墙绘。在跨专业融合的团队合作中,产生了一批针对社会需求的实践成果,包括设计制作了2套垃圾桶样品来改善环境,设计制作4套新的救生竿样品,15项对救生竿的放置点标识、放置方法的改造、放置方式的改变等等。
图 6 “爱心救生竿”挂置在浮东小学的小朋友彩绘板上,让救生竿更显眼易取,同时有效的保护环境,实现了课程的社会服务目标。
通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工作,得到了选课学生的高度评价,对选课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继续从事公益相关的工作、活动产生了积极、长远的影响。课程还有幸在本校的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培训课上作为分享案例,也被校内督课老师撰文报道,对其他同类课程产生积极影响。
02 校外推广及成效
本课程通过线上公众号发布了许多相关的课程活动情况及内容,形成的历史资料可以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这门课程,形成稳定有力的传播途径,本校或其他高校同类课程可以借鉴。
图 7 2020年,课程建立了专属微信公众号,选课学生在课程中参与运营,通过分享、发布推文有效促进学生在课程阶段总结、自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中,与政府各个层级、部门的对接、协调工作,使得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对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积极影响,使其加强了流域的安全和两岸的卫生管理工作,特别是韩江下游梅溪河流域的水体、卫生不断得到改善,安全防护和监控管理设施的增加,降低了相关的溺水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
图 8 与安和义务救援队张监事长(左一)、金平区妇联邓主席(左二)、团市委志愿者指导中心郑主任(左三)汇报课程活动情况,得到他们的一致肯定和支持,同时他们也提出共建项目,将活动影响扩大化的建议。
课程的实践成果改善、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自身和家人到水域周边嬉戏、游泳、垂钓、捕鱼等行为,降低了韩江流域的安全事故率,通过课程和学生的宣传,逐渐有更多的居民了解和意识到保护两岸“爱心救生竿”的重要作用,起到保护社区公共设施和“爱心救生竿”的实际成效。
图 9 学生在派发宣传手册,并向群众介绍我们课程活动的目的,积极引导韩江流域周边的居民参与到保护救生竿和环境的行动中来。
课程被官方媒体的电视节目报道3次、纸媒报道2次、网媒报道6次,对社会形成广泛的、持续的积极影响,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公益组织等行动响应,据汕头市安和义务救援队不完全统计,所布设的“爱心救生竿”丢失数量已经逐渐减少。
图 10 汕头广播电视台栏目《今日视线》采访报道
图 11 2022年4月22日《汕头新闻》再次报道
四、 课程创新 Curriculum Innovation
01 课程理念创新
立足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性和教学特色,将“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入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 以社会“服务性劳动”为起点,结合“思政”教育方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力、创造与创新力的社会主义建设4C人才。
02 内容创新
依据社会调研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变化,使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不同的兴趣点、角度,设计出形式多元的活动方案,促进学生跨专业协作的同时也做到“因材施教”。
03 教学方法创新
使用艺术学科的多专业教学方式和思政教育,建立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跨专业沟通与学习,整合资源,塑造学生“心手合一”的全面能力。
04 评价方式创新
依托学校和社会,对课程、教师、学生产生更多维客观的评价。
图 12 《汕头日报》的报道
图 13 校内督导刘祥玲老师对课程的评价报道刊登在党建网,后被光明网转载。
图文编辑:陈芯兰
审核:潘蔼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