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关键领域形成主导,并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艺术领域也不例外,“AI+艺术”日趋流行,艺术摄影领域也迎来人工智能艺术的新探索。
今年3月,汕大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赵伯祚博士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摄影史进入“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和《“想照片Think Photo”开启人人都有望成为摄影大师的时代》的文章,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性地提出了“想照片Think Photo”理论,阐述了“想照⽚Think Photo”阶段的发展由来和定义,总结出有别以往的创作方式和思路。同期,他发表了《闺蜜·蝶恋》《兔笼女孩》《金凤花》《蓝凤凰》《图书馆》《西游记》等AI摄影系列作品,并策划与导演了支付宝第一部AI广告《中国支付往事》。文章与AI摄影作品先后刊登在光明网、网易新闻、人民美术网、中国摄影家网、中国美术家网、雅昌艺术、凤凰艺术、中华网、科技日报等20余家重要媒体,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赵伯祚提出,“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是摄影史在经历了“拍照片(Take Photo)”阶段和“做照片(Make Photo)阶段”之后,在AI技术的推动下,摄影史进入发展的全新阶段。摄影师利用AI摄影的方式,运用导演的创作思维模式,将照片中出现的场景、人物数量、光线、地点、摄影器材的参数和型号、演员、服装等要求,设计好写成语言告诉AI,就可以产生作品。还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复活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师来参与创作,让大师变成各个环节里的工作人员。通过几位艺术家的风格混合和功能分配,一起参与到新题材的创作中,发挥各自所长,创造出新的摄影类型和风格。摄影师将有更多机会发挥创意,探索图像创作的可能性,艺术摄影领域将迎来人工智能艺术的全新发展,商业摄影中时装、产品摄影领域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不过,新闻纪实摄影是无法被替代的。
赵伯祚通过AI技术创作了大量作品,并总结了“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的创作思路:第一、打通时空局限;第二、调用大师风格;第三、运用导演思维摄影;第四、使用意念来创作。他认为,AI技术开启了人人都是摄影大师的时代。自由的创作工具背后,是人的思考和创作。进入“想照片”阶段,需要我们回到历史,重新学习和掌握基础的摄影史,需要融合设计史、艺术史、⽂学史、人类史等人文领域的知识。摄影思想史是指导我们用创作去续写摄影史的起点。
赵伯祚指出,“想照片(Think Photo)”阶段的出现,为摄影领域带来的挑战在于摄影师如何适应、掌握并驾驭新的工具,摄影师应该更加注重创意和思想的提升才可以实现创作价值。同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促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为摄影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对原有的传统的艺术范式和形态产生了颠覆性的作用。正如,赵伯祚所提出的思考,在AI技术指数级迭代的今天,或许更应该回归本源去思考,我们开发这些技术是为了什么?为了满足好奇?为了更好地创作?还是为了人类可以有更美好明天?